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,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,助力经济发展新引擎
近日,枣庄市政府正式发布了《枣庄市招商引资新十条政策》(以下简称“招商新十条”),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其中,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成为一大亮点,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。
据悉,此次发布的“招商新十条”涵盖了招商引资、项目落地、产业扶持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,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。其中,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是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。
根据新政策,枣庄市将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的项目给予奖励。具体奖励标准如下:
1. 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亿元(含)以上、50亿元以下的项目,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%给予奖励,最高奖励5000万元。
2. 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亿元(含)以上、100亿元以下的项目,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.5%给予奖励,最高奖励7500万元。
3. 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亿元(含)以上的项目,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%给予奖励,最高奖励1亿元。
这一政策的出台,无疑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枣庄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。
枣庄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发布“招商新十条”政策,是枣庄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,枣庄市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企业效益,助力企业快速发展。
此外,枣庄市还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,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新政策明确提出,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住房、安家费、科研启动经费等全方位支持。
据了解,枣庄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此次发布的“招商新十条”政策,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枣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业内人士表示,枣庄市此次发布的“招商新十条”政策,体现了枣庄市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。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,枣庄市有望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优质项目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总之,枣庄市“招商新十条”政策的发布,标志着该市在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在政策的引导下,枣庄市有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,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
- •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体验,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,游客突破50万人次
- •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,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
- • 中日(枣庄)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,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,共绘氢能发展新蓝图
- •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,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《论语》人物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,亩产增收35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: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
- •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,亩产创1300斤新高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,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,打造遛娃新胜地
- • 枣庄评选“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”,最高奖补8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:年产值达80亿,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篇章
- •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“双减”典型案例榜单
- •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,传承六代匠心独运
- •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,跻身全国三强,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,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引领全省
- • 山亭火樱桃果酒闪耀纽约,500毫升售价30美元,高端超市新宠
- •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竣工: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,历史风貌得以传承
- • 中非经贸园落户枣庄,20国采购商集中签约矿产深加工项目
- •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,促成89项项目落地
- •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,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
- •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,万份煎饼拼出“鲁南美食地图”
- •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,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,共育国际化人才
- • “石榴红了”:探寻红色石榴之旅,感受田园风情与文化魅力
- • 峄城“石榴贷”助力小微企业,发放3亿元贷款促进经济发展
- •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,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%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,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%,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枣庄首条非遗主题旅游专线盛大开通,串联12处文化地标,畅游历史与现代交融之旅
- •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,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,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
- •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“运河童声合唱团”绽放国家大剧院舞台,童声传唱运河文化之美
- •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,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
- • “枣庄号”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,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
- •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超2.5亿,助力果农共富路
- •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“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”,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台儿庄渔民传承“船棺水葬”习俗,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
- •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“明星蔬果榜”,年销量达2000吨,绿色健康引领市场潮流
- • 枣庄“雨露计划”助力贫困学子,阻断代际贫困传递
- •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%,获评省级示范市,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
- •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绽放魅力,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
- •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脱贫致富,户均增收4000元
- • 薛城常庄街道“数字乡村平台”上线,村民政务办理更便捷
- • 熊耳山地质公园华丽升级,5A景区再添VR溶洞探险新亮点
- • “山亭村村通快递工程全覆盖,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4倍,助力乡村振兴”
- • 峄城学子匠心独运,石榴文创品牌年销售额破百万
- •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,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
- •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“积分制管理”助力文明乡风,全省推广成效显著
- • “渔光互补”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革命,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年产值破亿
- • 山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,绿水青山变现超5亿元
- •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,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,绿色能源发展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山亭区荣获“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”称号,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
- •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“1131”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,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
- •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%,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
- • 峄城阴平毛笔:非遗传承,年产百万支,书法界的新宠
- • 枣庄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,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
- •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
- •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:年发电收益800万元,助力1.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
- • 《墨子》科学思想融入教材:枣庄中小学试点“科圣课堂”激发科学精神
- • 枣庄大肉手擀面:一抻一擀间传承百年鲁南味
- • 全国首个“新农人学院”在峄城揭牌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- •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%,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
- •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,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
- • 枣庄市发布“招商新十条”,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,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峄城吴林街道“乡贤调解室”成为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,成功率超95%
- •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,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
- • 枣庄市“榴枣归乡”工程成效显著,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发展
- •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,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成功落地
- •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,打造基层治理新标杆
- •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,创历史新高,展现古城魅力
- •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: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、酒店折扣、免费接驳
- • 峄城区“武术进校园”全覆盖,3万学生习练洪派太极拳,传承中华武术文化
- • 《滕州洛房泥塑: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,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动人心》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崛起:年产值突破80亿元,荣膺“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”
- •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,针灸推拿纳入医保,年服务超10万人次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