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,AI预警与网格员联动,帮扶响应速度提升至24小时
近年来,我国在扶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,但防止返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。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枣庄市积极创新防返贫监测机制,近日,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成功升级,引入AI预警系统与网格员联动机制,帮扶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,为精准帮扶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枣庄市防返贫监测平台自上线以来,在监测贫困人口动态、预警潜在返贫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此次平台升级,旨在进一步提高防返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,确保脱贫成果不反弹。
据了解,此次升级后的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主要包含以下特点:
一、AI预警系统助力精准识别。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等手段,对贫困人口的收入、支出、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,自动识别潜在返贫风险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,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。
二、网格员联动机制提高响应速度。枣庄市将全市划分为若干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,负责对网格内的贫困家庭进行日常走访、信息收集和问题上报。平台升级后,网格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上报问题,实现与平台的快速联动。一旦接到预警信息,网格员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了解情况,协助解决。
三、帮扶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。为提高帮扶效率,枣庄市要求各级帮扶责任人接到预警信息后,必须在24小时内响应,制定帮扶措施,确保贫困家庭得到及时救助。同时,平台还对帮扶责任人进行考核,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。
此次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,不仅提高了防返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,还进一步优化了帮扶流程,为贫困家庭提供了更加及时、有效的帮助。以下是平台升级带来的具体成效:
1. 预警准确率显著提高。AI预警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,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0%以上,有效降低了误报率。
2. 响应速度明显提升。网格员联动机制的实施,使得帮扶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,大大提高了帮扶效率。
3. 脱贫成果得到巩固。通过精准识别和及时帮扶,枣庄市成功防止了部分贫困家庭返贫,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。
总之,枣庄市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,为我国防返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枣庄市将继续深化防返贫监测机制改革,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。
- •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,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
- • 滕州扶贫助学金发放2000万元,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
- •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,复星文旅打造“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”: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
- •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攀高峰:中航锂电与宁德时代百亿项目签约,战略合作再谱新篇
- • 台儿庄古城实验小学开启“运河文化研学课”,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传承传统文化
- • 山亭区荣获“中国生态康养胜地”称号: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,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
- •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:集成WiFi、充电桩、紧急呼叫功能,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
- • 山亭樱桃种植户乘直播东风,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
- •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惊艳首演: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,周末狂欢盛宴启幕
- • 社区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中心正式启用:托育+日间照料,服务超8000家庭
- •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,跻身全国百强,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
- • 峄城石榴酒荣耀夺金,年产值突破15亿,谱写中国酒业新篇章
- •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,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,共筑乡村美好未来
- •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,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
- •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,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
- • 薛城区“送教上门”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,实现一人一案精准施教
- •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,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,跻身全国百强,招商引资考核全省前三
- •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中心落户,助力300家制造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
- •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,成为富民“金疙瘩”
- •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,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
- •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仙子选拔赛盛大启动,文旅IP赋能生态游新篇章
- • 鲁南水城购物节盛大开幕:免税店与文创市集齐飞,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惊喜连连
- • 峄城非遗扶贫工坊盛大开业:柳编、泥塑产品热销全国,助力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
- • 山亭区编撰《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》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,传承农耕文化
- • 滕州职教中心产教融合成果显著,校企合作班就业率高达99%
- •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开建,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,共筑创新高地
- •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,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,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: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,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%
- • “枣惠达”政策平台正式上线,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,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,留守老人实现“云问诊”新篇章
- •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,外贸成本降幅高达20%
- •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,年产能50GWh,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
- •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,聚焦新能源、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,“蓝天保卫战”成效显著
- • 枣庄启动“红色乡村游”计划,修复10处抗战遗址,传承红色文化
- • 铁道游击队数字藏品发售:动态NFT再现铁道传奇瞬间
- • 鲁南首家智慧农贸市场启用,扫码溯源农产品,日均保障10万人“菜篮子”
- •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创纪录,年分红超2.5亿元,助力果农共享丰收喜悦
- • 山亭徐庄镇非遗工坊葫芦烙画年销千万,助力脱贫成效显著
- •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,打造“15分钟医疗圈”助力健康生活
- •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,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,传承民间艺术之美
- •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:绿色能源引领未来旅游新风尚
- • 枣庄市全面启动“新乡贤回乡”工程,签约投资项目50个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“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”称号,传承千年戏曲艺术
- •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:培育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: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
- •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输出助力脱贫妇女,月薪突破6000元
- • 薛城邹坞镇“红色研学游”火爆,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,传承红色精神新风尚
- •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,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%
- •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: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,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
- •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,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,成为新一代美容饮品!
- •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“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”,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
- •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,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
- • 市中区“名校+”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,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
- •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: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
- •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,留守老人实现“云问诊”,科技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,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%
- • 《枣庄运河饮食图谱》出版,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
- • 中日(枣庄)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,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,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
- •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,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
- •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%,助力实现年减碳15万吨目标
- • 薛城锂电产业园三期竣工,助力山东动力电池产能跃居全省前三
- •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助力旅游消费,创收1.2亿元新纪录
- •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,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,首期募集资金1.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
- •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,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,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获中央财政补贴1.5亿
- •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,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
- •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发布:车票即可享景区半价、酒店折扣、免费接驳
- •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启用,百名“新农人”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试点“午休躺睡全覆盖”,惠及全区5万名中小学生,打造舒适学习环境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