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中小学推广“非遗进课堂”,助力传承地方文化基因

近年来,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,将非物质文化遗产(以下简称“非遗”)融入中小学教育,开展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,旨在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,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基因。
枣庄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其中,鲁南民间剪纸、滕州木版年画、枣庄柳编等都是枣庄地方文化的瑰宝。为了让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,枣庄市教育部门联合文化部门,共同推出了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。
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以中小学为载体,通过组织专家讲座、现场教学、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,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非遗知识,感受非遗魅力。活动中,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剪纸、年画、柳编等传统技艺,还了解了这些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。
在枣庄市某小学的剪纸课堂上,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、技巧和艺术价值。随后,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。一张张普通的红纸,在同学们的巧手下,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活动,他们不仅学会了剪纸技艺,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滕州木版年画是枣庄的另一项非遗项目。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项技艺,枣庄市某中学邀请了年画传承人走进校园,为同学们现场演示年画制作过程。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年画作品。通过这次活动,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年画制作技艺,还了解了年画所蕴含的民间信仰和美好愿景。
此外,枣庄市还鼓励学校开展非遗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,如举办非遗知识竞赛、举办非遗技艺展示等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,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。
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,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。同时,这项活动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枣庄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入推进“非遗进课堂”活动,让更多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枣庄的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- • 《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正式实施,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,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
- • 薛城精密齿轮: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,市值突破百亿大关
- •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,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
- •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“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”称号,AI课堂覆盖率100%引领教育新风尚
- • 山亭区“扶贫孝善基金”发放,温暖贫困老人心,惠及1.2万贫困老人
- • 全市评选“乡村振兴带头人”100名,每人奖励1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,面积突破10万亩
- • 枣庄群众文化艺术季盛大开幕,线上线下联动展现文化惠民成果
- •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“运河文化校本课程”,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
- • “光伏+渔业”示范园并网发电: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,年产值突破2亿
- •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“1131”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,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
- • 残疾人阳光工坊投产:手工艺品远销海外,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
- •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
- • 枣庄市“家校社协同育人”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,引领教育新风尚
- • 全国首个“新农人学院”在峄城揭牌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- •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,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
- •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,万人挑战“辣度之王”
- • 滕州菜煎饼:老字号品牌门店破千家,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
- • 薛城月嫂:助力脱贫妇女培训,就业率高达98%,品牌全国绽放光彩
- •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“中国十大主题宴”,888道菜品刷新纪录,惊艳全国美食界
- •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“光储充检”智慧能源驿站,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
- •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,吸客50万人次,民宿收入破千万
- •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化肥减量成效显著
- • 峄城底阁镇“乡村书房”全覆盖,藏书量超50万册,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
- •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“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”入选单位,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
- • 峄城阴平镇“二月二龙抬头”祭典引万人围观,非遗舞龙破吉尼斯纪录
- •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,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“榴枣归乡”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,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: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
- • 枣庄国际陆港新航线助力中欧贸易,年货运量激增65%
- • “社区居家养老‘一键呼叫’全覆盖: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,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”
- • 《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:中日韩三国画家携手绘就历史新篇章》
- •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,引领鲁南教育国际化新篇章
- •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,年分红惠及12万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专利数突破千件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,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,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专利数突破千件,助力区域科技创新
- •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,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,点亮知识之光
- •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,文创产品远销全球20国
- • 市中区“永安舞龙”荣膺省级非遗,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
- •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,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
- •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,亩产创1300斤新高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:千年古枣林认养,体验古法晒枣技艺
- •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,入选“国家非遗进校园”示范项目,百校开课助力传承
- •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,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发展
- •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,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
- •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,复星文旅打造“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”: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
- • 《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: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,铭记历史,传承精神》
- •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:果农敬山神祈丰收,共庆丰收佳节
- • “扶贫车间+居家就业”模式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:告别内涝,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
- •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“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”,共育未来精英
- •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,年销鲜果1.5万吨,助力贫困户增收20%
- • 枣庄发起“萤火虫计划”,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
- • 峄城石榴种植大户刘振荣获“全国十佳农民”称号,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
- •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,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,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
- •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,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
- •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,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
- •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,10万居民生活焕然一新
- • 山亭“孝道簸箕”申遗成功,非遗匠人打造镶银丝传家宝
- •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,订单培养千人助力产业发展
- • 枣庄“数字乡村大脑”上线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
- •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,总投资50亿元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《长安三万里》,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
- •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,荣登全国百强,招商引资成绩斐然
- •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,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
- •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,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
- •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,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
- • 枣庄携手中科院,共建“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”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
- •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“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”称号,传承千年戏曲艺术
- •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,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