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亭樱桃种植户乘直播东风,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
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直播带货成为了农产品销售的新兴模式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,樱桃种植户们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,纷纷搭上直播快车,将自家种植的樱桃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,年销量突破万吨,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。
山亭区位于鲁南地区,气候宜人,土壤肥沃,非常适合樱桃的生长。这里的樱桃色泽鲜艳、口感甜美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过去由于销售渠道单一,樱桃的销量一直受到限制。为了打破这一瓶颈,山亭区的樱桃种植户们开始尝试新的销售模式。
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,以其直观、互动性强等特点,迅速吸引了山亭区樱桃种植户的注意。他们纷纷注册账号,学习直播技巧,将自家樱桃的种植过程、采摘过程以及樱桃的品质特点通过直播平台展示给广大消费者。
“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山亭区的特色樱桃,这是我们的种植基地,这里的环境非常好,樱桃都是自然生长的,没有任何农药残留……”在一位樱桃种植户的直播间里,他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着自家樱桃的优势。
直播过程中,种植户们不仅展示了樱桃的种植过程,还邀请消费者参与互动,解答他们的疑问。这种近距离的接触,让消费者对樱桃的品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,也增加了购买的信心。
“我之前一直担心樱桃的品质,但看了你们的直播后,我觉得非常放心,今天我就买了5箱。”一位消费者在直播间留言说。
直播带货的成功,让山亭区樱桃种植户们看到了希望。他们纷纷加大了直播力度,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。此外,他们还与电商平台、物流企业等合作,确保樱桃能够快速、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。
据统计,2021年山亭区樱桃种植户通过直播带货,年销量达到了1万吨以上,同比增长了50%。这不仅为种植户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也为当地农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“以前我们卖樱桃都是靠传统的市场,现在通过直播带货,我们的樱桃销量翻了几番,收入也提高了不少。”一位种植户感慨地说。
未来,山亭区樱桃种植户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不断创新销售模式,将山亭樱桃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同时,他们也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,提升樱桃的品质,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美味、健康的山亭樱桃。
总之,山亭樱桃种植户搭上直播快车,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,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案例,更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,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- • 枣庄创新“渔光互补”模式,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:明清码头复建,漕运主题游船启航,再现千年运河繁华
- •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“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”称号,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
- • 枣庄首座“无人智慧农场”投产,5G+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
- • “运河支队”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,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
- • 滕州万名学生挑战吉尼斯,巨型鲁班锁榫卯装置惊艳亮相
- • “山亭地瓜宴”美食评选揭晓:拔丝地瓜、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
- • “中欧班列‘枣庄号’首发,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”
- •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,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,夏日清凉新宠诞生!
- • “校园安全守护升级: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‘数字哨兵’全覆盖”
- • 台儿庄“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”盛大开园,沉浸式体验年味盛宴
- •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: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“北方瓷都”
- •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:新增湿地公园、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,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
- •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:千年运河畔上演“社火大巡游”,传统文化与现代魅力交相辉映
- • 台儿庄大运河龙舟赛激情上演,水岸联动展现运河风情
- • 山亭区“扶贫孝善基金”发放,温暖贫困老人心,惠及1.2万贫困老人
- •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,“运河生态银行”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
- •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“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”称号
- • 枣庄“光明扶贫行动”: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
- •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政策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全年减负超5000万元
- • 枣庄运河号子: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,传承千年文化根脉
- •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,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
- •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“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”,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:10公里山野步道,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
- •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,解码千年窑火传承之谜
- •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,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
- •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,总投资超1500亿元,共筑发展新篇章
- •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,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圈
- • “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: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,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”
- •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启动“百企联百村”行动,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“锂电工匠班”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%,月薪突破万元大关,职业教育再创佳绩
- • 枣庄农村公路“户户通”工程圆满完成,硬化路覆盖率实现100%
- •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蓬勃发展,32个入驻项目助力千人就业
- •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,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薛城区推进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,每年200名教师跨校交流,助力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,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
- •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盛大召开,华为云、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,户均增收8000元
- •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: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
- •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:夏代车马配件出土,实证“车祖”文明地位
- •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,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
- •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助力文旅小微企业,年减负超3000万元
- • 胖虎科技打破行业壁垒,全国首单二手奢侈品出口业务圆满完成
- •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,共绘“中国马铃薯之乡”新蓝图
- •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:300家企业牵手百村,助力农业发展
- • 滕州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投产,亩产提升20%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,共探“北方瓷都”千年技艺之谜
- •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,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
- •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,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,助力3万农户增收
- •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,创历史新高,展现旅游魅力
- •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创亩产1300斤新高,绿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
- • 《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:穿越千年,对话汉代文明》
- • 枣庄中小学全面启动“运河文化必修课”,编纂地方特色教材助力文化传承
- •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“走班制”,学生自选课程比例高达40%
- •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,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
- • 滕州松枝鸟:五代传承,年销量破10万只的匠心之作
- • 市中区“名校+”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,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
- •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,助力龙头企业腾飞
- •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,南北剧种同台竞技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,1.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
- •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“全国百强县”榜单,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
- •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“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”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
- • 山亭冯卯镇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,月增收3000元
- •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,成效显著突破3000万元
- • 市中区永安镇“黑盖猪”荣膺国家地理标志,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
- •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,工业废墟华丽变身潮流地标
- • “枣惠达”政策平台正式上线,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
- •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: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,人均年增收2.5万元
- •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: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,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%
- • 滕州马铃薯“云仓”启用,48小时全国直达,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
- • 枣庄“黑盖猪”荣获国家地理标志,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
- •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:木艺DIY、古建模型展,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