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,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,绿色发展引领城市新貌
近年来,我国各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枣庄市作为其中的一员,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,成功将废弃矿山变成了绿洲,生态修复面积已超过万亩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新的典范。
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,曾因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。然而,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,许多矿山废弃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“伤疤”。为了改善生态环境,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大力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。
在生态修复过程中,枣庄市坚持“科技引领、绿色发展”的原则,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。首先,针对废弃矿山土壤贫瘠、植被难以生长的问题,枣庄市引进了耐旱、耐盐碱的植物品种,如沙柳、沙棘等,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其次,通过土壤改良、植被恢复、水源涵养等措施,逐步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。此外,枣庄市还注重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的结合,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矿山公园和生态旅游项目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枣庄市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目前,生态修复面积已超过万亩,矿山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,水源涵养能力得到加强,空气质量明显改善。昔日荒芜的矿山,如今已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绿洲。
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的成功经验,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。以下是枣庄市在生态修复工作中的一些亮点:
1. 科技创新:枣庄市引进了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,提高了修复效率和质量。
2. 政策支持: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3. 社会参与:枣庄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修复,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。
4. 生态旅游:枣庄市将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,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5. 持续发展:枣庄市坚持生态修复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,为城市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展望未来,枣庄市将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,努力将更多废弃矿山变成绿洲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同时,枣庄市的成功经验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,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。
- •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“光储充检”智慧能源驿站,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
- •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:千年农耕祈福仪式的传承与再现
- • 枣庄“乡村振兴共富基金”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,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枣庄五区一市协同发展成果丰硕,2024年GDP目标剑指4500亿
- • 山亭长红枣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,出口订单激增200%
- • 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启动:携手100家企业助力100个重点脱贫村迈向全面小康
- • “医保目录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70%,助力脱贫人口慢性病用药保障”
- • 《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》发布: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枣庄首届“鲁南婚俗文化节”盛大开幕,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
- • 滕州马铃薯“云仓”启用,48小时全国直达,农业物流新篇章开启
- •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,精准指导种植覆盖八成行政村
- •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,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
- •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:点亮希望,助力阻断代际贫困
- •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20亿元,助力打造“中国薯都”IP
- •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,带货超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枣庄辣子鸡烹饪大赛激情上演,百名大厨共展“火辣匠心”
- •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:新增湿地公园、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,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
- •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,共建“智能制造学院”助力千人技工订单培养
- •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专利数突破千件,助力区域科技创新
- •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,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
- • 《枣庄非遗图谱》编纂完成,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
- •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引关注,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
- • 峄城古邵镇“生态银行”上线,村民用绿水青山换碳汇收益
- •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,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
- •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:覆盖90%行政村,年分红超2亿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,茶旅融合助力就业超5000人
- •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,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
- • 《运河迷踪》:古城剧本杀新体验,沉浸式解谜穿越明清商帮风云
- •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: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,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
- • 枣庄红色旅游热度攀升: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
- •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,助力15万果农共奔富裕路
- •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,成为富民“金疙瘩”
- • 滕州菜煎饼百年老店荣登央视,单日销量突破5万份创历史新高
- • 市中区孟庄镇“智慧养老平台”上线,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,守护夕阳幸福生活
- •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,跻身全国三强
- •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“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”,共育未来精英
- • 莲青山生态漂流开放:畅享5公里峡谷激流,夏日避暑必玩!
- • “一日办结”新举措: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,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
- •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:10公里山野步道,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
- • “红色物业”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:物业费降30%,投诉率减80%
- •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超2.5亿,助力果农共富路
- • 山亭高山移民搬迁圆满收官:1400户村民告别偏远山村,融入城镇新生活
- • 峄城阴平毛笔:非遗传承与创新,年产百万支助力书法界繁荣
- •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,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枣庄试点“教师弹性上下班制”: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
- •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再创新高:产值突破800亿,智能工厂引领发展新潮流
- • 枣庄辣子鸡年销量突破500万只,荣登省级非遗美食名录
- • 台儿庄古城元宇宙体验馆开建,腾讯、字节跳动联合注资,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新纪元
- •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,打造基层治理新标杆
- • 百名“少年鲁班”选拔启动,获奖者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,培育未来工匠之星
- •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、养老院,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,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
- •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,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
- • 千年古法焕新颜——“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”技艺申遗成功
- •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:聚焦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学科建设,开启教育新篇章
- •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激增,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,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
- • 峄城农村厕所革命圆满完成:4.2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,荣获省级表彰
- • 《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正式实施,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新篇章
- •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,打造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惠及30万居民
- • 台儿庄古城焕新颜:明清古码头修复,打造“活态运河文化体验带”
- • 枣庄市农广校创新举措,打造“田间大学”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
- • “石榴贷”:助力乡村振兴,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
- • 山亭冯卯皮影戏走进校园,非遗传承人创编现代剧目,传承文化新篇章
- • 枣庄教师李强荣获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称号,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引领教育新风尚
- • 滕州青年戏剧节圆满落幕,实验话剧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
- •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“零碳示范镇”,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
- • 枣庄学院设立“墨子科技奖”:激励青年科学家跨界创新,共筑科技强国梦
- •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,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%
- • 枣庄学院设立墨子奖学金,助力科技哲学研究生定向培养
- •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: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,人均年增收2.5万元
- • 全市免费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,就业率突破97%
- • 《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:穿越千年,对话汉代文明》



